
2013年08月27日
你許我一簾幽夢,我赴你一往情深

她在北國之都,他在北海之城,隔著緣分的銀河,跨著距離的隧道。花開花落幾春風,花開花落人如舊,她在此守望,他在那遠駐,他許她一簾幽夢,她赴他一往情深。
遙遙相望,未有期。
生硬的敲擊,漠然的敲打,敲擊生命的離合,敲打悲歡的離歌。隨性書寫她的故事,隨意敘述她的心情,故事書寫只為了讓感動遊離,心情敘述只為了讓情緒宣泄。
無心的一次相遇,無意的一次相識,簡短的幾次溝通,短暫的消失再現。一切貌似虛幻夢境,一切好似真實永恒。
穿梭在他的文字裏,細細的品讀著他言詞的真切,情感的深沉。無數次清楚的看見,熒屏那端敲打著字符的他,那些跳躍而獨舞的碎片,伴著他的節奏,在簡單的空間綻放著;無數次清晰的聆聽,手機那端真真切切的言詞,僅靠這一根線,這一份情維系。
誰是誰的誰,誰是她的誰,他是誰的誰,無人問津,無人知曉。他沒有表述,她沒有追問,因為沒有勇氣,因為距離太遠,因為懸殊太多,彼此想要有明天卻不敢講述,彼此想要有未來卻難以說出。
相知南北是無奈的結局,四海皆有情,何必分咫尺?雖然不能朝夕相伴,只要心中依舊牽掛,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路的距離,是我們所不能控制的,但是,心的距離,卻能引領我們融入相惜的世界,為彼此祈禱。
跨省停駐,只為緣;
跨市相遇,只為情。
原以為今生只能遙遙相望,原以為今世只能遠遠觀望,原以為傳奇只是電視劇中虛擬的情景,原以為彼此只能成為過客,原以為沒有結果的結局就是最好的結局。
誰知北海之城的他移居津市之城,誰知銷聲匿跡的訊息的他再次出現,誰知彼此今生今世有緣相見,誰知相遇會是情的延續,會是愛的供養。
短短的四個小時,沒有太多的言詞,沒有太多的言語,有的只是對視而坐的簡單吃喝,有的只是結伴而去(售票處)的瞬間等待,有的只是相伴而行的靜走,有的只是公園木凳上的靜坐。
前一夜的緊張失眠,前一夜的浮想翩翩,太多的問題想知道答案,太多的事情想知道理由,太多的疑問想知道原因。可是,所有的問題都不複存在,所有的事情都形同虛設,所有的疑問都煙消雲散。
有的只是靜靜的相互對視,有的只是悄悄的相互觀望,有的只是默默的對視而笑。
遠遠觀望離別的背影,久久浮現相遇的瞬間,慢慢回想短暫的相見,細細品味漫長的相識。滿地的記憶落花,在此時慢慢凋謝,在此刻慢慢飄零。仰首俯視落花的爛熳,低頭拾起落花的記憶,留不住時間,但願能夠把記憶定格。
無數次的刪除,只因為太在乎,
無數次的添加,只因為想要珍惜。
每當他的訊息中斷的時候,每當他的消息斷接的時候,每當他的音訊全無的時候,她就會刪除有關他的所有記憶,不是想忘記,不是不想記起,只是想靜靜的等待,偷偷的想念,悄悄的關注,默默的祝福。
2013年08月27日
Team New Zealand sail

Team New Zealand boss Grant Dalton says his crew's long-standing experience together was crucial in coping with gear failure in their latest race against Italy's Luna Rossa on San Francisco Bay iphone 5 cases.
The Kiwis continued to rack up points in a one-sided Louis Vuitton Challenger series in the America's Cup regatta on Monday.
They made it six wins from six scheduled races in the round-robin, beating Italy's Luna Rossa by 2min 20sec despite sailing most of the race without a jib 12ax7.
"I was impressed with the composure on board. We have sailed together for a long time - through the Louis Vuitton Cup and the America's Cup match in 2007 and since then," Dalton said.
A clip at the head of the jib broke on the first upwind leg and the sail flapped uselessly for several minutes before it was brought down to the trampoline.
With a lead of 300m, New Zealand skipper Dean Barker's crew worked hard to keep boat speed up and minimise the disadvantage. The jib was separated from the stay and tossed over the side to be picked up by a chase boat Courier Service.
The Kiwis sailed the remainder of the race with just the 131-foot tall wing sail.
Once free of the jib, Barker set out to generate maximum boat speed in the 17-18 knot breeze and extended the lead at every mark personalized clothing labels.
He said the breakage could have been a race-ending failure, but the way his crew dealt with it was pleasing.
"We've never had a clip break like that in all the sailing we have done. We will find out why.
"The boys dealt with it very well and we were straight back into the race. The boat was a little harder to sail."
The seven-leg course measured 15.42 nautical miles, Team NZ completing the course in 48min 10sec. They posted a top speed of 38.72 knots, compared to 37.73 knots for Luna Rossa.
Four of Team NZ's wins have been by forfeits. In their only other genuine race of the series, they eclipsed Luna Ross by more than five minutes last week dermes.
Artemis are still to confirm their entry in the three-boat series, as development of their second boat continues. Their first boat was destroyed in a fatal capsize on San Francisco Bay in May.
Artemis have completed structural tests on their second AC72 catamaran and have indicated they may be ready for the fifth and final round of qualifying races, on July 30 and August 1.
A best-of-seven races semi-final is scheduled to begin on August 6, followed by the best-of-seven Louis Vuitton Cup final from August 17 mortgage loan.
The winners will face Oracle Team USA in the America's Cup finals in September.
2013年08月19日
路總要一個人走
人生一世,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些路總要一個人走,有些路注定一個人走。
--題記
"在路上,用我心靈的呼聲;在路上,只為伴著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遠行;在路上,只為溫暖我的人……"這是我非常喜歡的劉歡唱的《在路上》的歌詞。在路上,多麼熟悉的三個字!我每天都在路上行走,上學的路上,上班的路中,回家的路上,還有一條沒有盡頭的心路上……這條路,不知留下了我多少步履,這條路不知留下我多少足跡,這條路不知留下我多少心的印記?
人在路上,這就是人生。不管願意不願意,人出生後學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走路,從此我就走在了心靈之路和現實之路上。路在腳下,路在心上。腳下的路有盡,心上的路無頭。路,肯定會在每個人的腳下,卻不一定在每個人的心中。人生這條路,我一個人走。從生命的開始到生命的終結,是一條漫漫長路,我會一直都走在這條路上。我一直在路上,隨意的走著,堅持著自己的原則,固守著自己塵封的寂心,我只是想讓自己有個可以回憶的曾經、可以銘記的回憶。
7歲時,我第一次坐火車去老舅家--敦化。和爸爸媽媽坐在火車上,感覺車窗外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這是我第一次坐火車,也是我第一次和父母出行。去時火車上看到的外面的千裏冰封,成了我記憶中的永恒。回來時的萬裏雪飄,成了我人生永遠的定格。當時幼小的我,沒想到這個第一次對我而言,是一生只此的一次。這次出行回來後,母親得了類風濕便再也不能行走了,從那時起母親開始癱瘓,永遠告別了走路。第一次出行時,我還奢望著能再有機會與父母同行外出,看路上的風景。然而,這份奢望成了不可能實現的泡影。這是我們一家三口的第一次出行,也是最後一次出行。如今,40多年過去了,那次行程成了我一生最美好的回憶。
現在也經常出門,每當坐在車上或者船上,我會靜靜的看向窗外,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只喜歡這種淡淡的寧靜。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在心裏追憶著走過的曾經?一個人乘車或坐船的時候,我會在心裏哼唱一首歌:走了這麼久,你變了沒有?再看看身邊的人,不知是否與我一樣,在一首歌中回憶一段流離。這樣的時候,總讓我想起一些人,記起一些事,那麼清晰,那麼熟悉的同時,卻有了"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的人生感悟。在於樣的感悟中,會慢飲一杯咖啡思索自己走過的人生之路。
記得在看《打開咖啡館的門》一書時,扉頁上的"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喜歡喝咖啡的我,常去咖啡廳小坐。坐在環境幽雅的咖啡廳裏,手握一杯無糖咖啡,有藍色的音樂伴陪。藍色的經血過多音樂仿佛是一支藍色的玫瑰,在深褐色濃香的咖啡陪伴下,夜的布魯斯將氛圍渲染成幽藍!在我每次去咖啡廳和從咖啡廳回家時,走在路上我會反複默念的一句話。也會在品咖啡時,默念著書中的段落:漫漫的咖啡之路其實從東方開始,源頭已撲朔迷離,從帶有土耳其風的小咖啡鋪到到懸掛水晶吊燈的歐式咖啡館……
人生的每一條路,都是孤獨的,就像每一個人生命中的孤獨一樣。生命的路,每走一段,前面就會少一段。失去的那一段,會成為記憶中的一道風景。魯迅先生曾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這條路卻似乎異常的崎嶇,路岔叢生。天空裏不測的風雲,磨損了年少時的夢想;人群裏的擦肩而過,讓你消失在茫茫的人海。在我的生命中,有一個人來過又去了,永遠地去了,你成了我生命中的過客。在路上,我真的希望自己做一個過客,安靜的走路,平淡的接受陽光的沖洗。
現實生活中的太多的時候,我喜歡一個人漫無目的地走。尤其是在夏天下著細雨,冬季天上飄飛雪花的時候,喜歡一個人在雨中或者雪中沿江漫步。一個人在路上,或許多了幾分飄零,幾分寂寞,幾分淒美,但我很喜歡這樣一個人走。我知道,人生一世,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些路總要一個人走,有些路注定一個人走。在佛書上看到過這樣的話:人世這條路確實不好走,人來到這世上就是受苦的,佛正是經曆了人世這些苦難,悲傷,離棄,萬般看透,磨難受盡,才成了佛。如此,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路在腳下,更在心中,心隨路轉,心路常寬。生命的意義在於經曆,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正是一串串真實的腳印,最終匯成了我或長或短的一生。從生命的開始到生命的終結,這條路上,我不去苛求結果,只會感恩和珍惜。就像劉歡的《在路上》那首歌唱的一樣:"在路上,用我心靈的呼聲;在路上,只為伴著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遠行;在路上,只為溫暖我的人……"